倍易通揚帆海外市場:技術與產品創新的雙驅動
從2016年(nian)開始(shi),中國(guo)(guo)手機品(pin)牌(pai)在世(shi)界各(ge)地迅速成長。據官(guan)方數據表明(ming),中國(guo)(guo)企業在過去一年(nian)里取得了(le)驚人的(de)成績(ji),2016年(nian)中國(guo)(guo)三大手機品(pin)牌(pai)占據全(quan)球智能機市場超過20%的(de)市場份(fen)額(e),從蘋果(guo)和三星手中奪走了(le)整(zheng)整(zheng)4%的(de)市場份(fen)額(e)。中國(guo)(guo)品(pin)牌(pai)在世(shi)界各(ge)個角落開花結果(guo),小(xiao)米(mi)、中興、倍(bei)易(yi)通等國(guo)(guo)產(chan)品(pin)牌(pai)同樣都取得了(le)不錯的(de)成績(ji)。
眾國產手機品牌發力海外,印度成首站之地
根據數據統計,目前全世界有80%的手機產自中國,也就是說全球每生產五部手機,就有四部來自中國。在六、七年前,中國還只是手機的組裝工廠,元器件、技術、品牌等都來自國外。隨著移動終端產業鏈的發展,中國已經形成了一個健全的生態系統,在芯片研發、指紋識別、攝像頭等領域都有了自己的平臺和企業,大大提高了產品質量,降低了生產成本。
中國曾經的“制造者”形象正在轉變,以智能機為代表的國產品牌如倍易通、小米、華為等正在全球市場嶄露頭角。國產品牌不僅在中國具有主場優勢,占據國內近80%的市場份額,而在非洲、越南、馬來西亞等新興市場也都取得不錯的成績,占據超過40%的市場份額。
在相對不發達的非洲、拉丁美洲、中東地區,國產品牌市場份額相對更高,因為在早些年,手機市場中只有那些知名國際廠商的品牌,如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國際大品牌,而國產手機品牌相對來說性價比更高,更容易被這些地區的消費者接受。
尤其是印度,更是成為眾品牌海外首戰之地。不同于成熟的歐美市場,目前印度正在進行從2G到3G的轉換,消費需求開始由功能機升級到智能機,而在功能機仍占市場七成份額的情況下,智能手機市場顯然有著巨大潛力。
倍易通“出海征戰”步伐加速,“雙創新”成引擎
其實早在2009年,中國最大手機品牌廠商之一倍易通就避開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將眼光放在印度地區,以優質的產品、超高的性價比和優秀的研發團隊進軍海外市場。2016年,倍易通手機在東南亞、南亞、非洲等國家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不僅被當地消費者認可,還占領了大部分市場份額。這主要也是由于倍易通手機在該地區主要的智能機以及新興智能機市場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非洲等地區的市場份額超過了20%。
為了成功應對產品和技術創新(“雙創新”)挑戰,倍易通未雨綢繆,提前進行技術和行業布局,以能識別關鍵技術趨勢的戰略眼光,識別關鍵技術趨勢,密切跟蹤全球新技術發展。同時進行開放式創新,不斷加強在全球范圍內快速整合新技術到產品中的研發能力。此外,在產品與技術跟得上的前提下,倍易通發揮市場作戰的優勢,在深刻洞察外國運營商和消費者需求的基礎上進行差異化創新。
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每一次產業的變革,都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崛起與淘汰共生。洞察產業機會,抓住技術變化趨勢,將是倍易通品牌長久立足的根本。